笔趣阁 > 拜师九叔之我在民国当军阀 > 第297章 银行与推广蘑菇种植技术

第297章 银行与推广蘑菇种植技术


因为江黎只说了,要在钱币正面印保国安民四个字,以及生产日期之外,却没说另一边该印些什么。

  于是这些工匠,就按照市面上流通的银币的样式,把江黎的头像印了上去。

  当江黎拿到这些银币样品之后,先是摸了摸边缘的一圈防偷银的边齿,又看到正面的保国安民,和边上1930年制这几个字,很是满意。

  可翻到背面看到自己的头像时,简直是哭笑不得。

  但一想这也没什么坏处,再加上现在用钱的地方比较多,于是便也没追究什么,直接就让他们抓紧开工。

  随着他这命令一下,银币便正式开始了生产。

  据江黎估计,这次收获的四十几万斤白银,在加入少量锡和铜之后,全都制造成单重二十五克的银元,大概一共可以获得一千万枚银元。

  加入锡和铜当然不是为了掺假,完全是为了改变白银的物理性质。

  例如,锡的加入可以一定程度上提高银币的硬度,但过多会使银币变脆,而加入适量的铜可以改善这一问题。

  同时铜的加入,也有利于增加银币的流动性和填充性,提高铸造质量,并通过调整金属成分比例,来降低熔点。

  加锡和铜的事儿暂时不提,说回印钱救灾的事儿。

  若是只用这两千万银元来赈灾,或许勉强是不够的,可今后地盘大了,在用贵金属作为货币,显然是不太合适的。

  于是他心一横,又从仓库里拿出两万斤黄金,连同这次收获的三万斤黄金,全部制造成五十克一枚的金币五十万枚。

  并且又搞来印钞机,印刷了两千万张,面额为一圆的纸币,另外印刷了五十万张,面值为五十圆的纸币,并为这种纸币取名为惠民币。

  而他这惠民币的锚定物就是金银,他先是从各地,抽调来的一千万枚大洋回炉重造,然后和新铸造的钱币混合在一起。

  又成立了一家银行,对外承诺一张一面额为一块的纸币,就能兑换一枚银币,一张面额为五十块的纸币,就能换一枚金币。

  然而这年头的老百姓,对于新出的金银币倒是很欢迎,毕竟这些钱币做工精美用料十足,可比市面上那些破旧掺假的钱币好多了。

  至于那些一同发行了纸币,则是没多少人愿意入手,毕竟这年头的纸币一大堆,购买力那是一降再降,以至于很多纸币,连用来擦屁股都嫌硬。

  对此江黎其实早有预料,毕竟他可是知道现在货币的情况,可谓是乱七八糟,那纸币更是像是集体抽鸦片一样,萎靡的不像话。

  他直接将这些纸币发给士兵当工资,当然他也不可能直接全发纸币,而是一般银元一半纸币。

  并且发布了两道公文,江黎先是把自己所有的产业全部拿出来充公,然后宣布,凡是用惠民币,在公家商铺厂房里购买东西,一律九折优惠。

  而这两道公文一出,士兵和百姓直接就双眼放光。

  因为这些年,江黎不断发展工业,虽然军工产业发展得比较好,但民间工业却是很一般。

  像什么自行车,手电筒,以及酒水罐头毛衣之类的生活用品,虽然市面上也能买到,但大部分都还是江黎的工厂生产的。

  而他这一道命令一下,基本上就是直接给你家所有商品降价一成,可想而知这该引起多大的反响。

  果然,在江黎这道命令发出以后,广东几乎每家每户,都准备兑换三两圆惠民币,用于日常开销。

  而江黎对此早有准备,直接命人控制每日兑换速度,让他可以有时间准备后续事宜。

  而银行的工作人员控制速度的方法,其实也很简单,那就是仔细辨别每一枚大洋的成色,再按照其中白银比例,兑换相应的钱币。

  而有了这些时间,江黎立刻吩咐人将回收的白银回炉重做,当然为了新币的美观和质地,自然少不了加入一点点的锡和铜,不过这种小事儿不用多提。

  说回钱币的事儿,等他有了新银币,又让人按新银币的数量,一比一生产纸币。

  他有了纸币,又从广州高薪聘请了几个专业的金融人才,以他们为骨干,在治下各处开设惠民银行分行,并全都开展存储兑换的业务,并专门派军队负责押送钱币。

  而江黎在得到源源不断的回笼资金后,他就加大了赈灾力度。

  经过这么长的时间,大雨早就停了,但是却留下了大片被洪水淹没的土地,以及被摧毁的房屋,唯一值得庆幸的是,并没有多少百姓因此而死。

  而这时候也正是百姓最无助的时候,江黎调配大笔钱粮物资进入灾区,让这些百姓振奋之余,却是完全接受了江黎统治。

  随着资金和钱粮到位,横跨两省的大基建也就正式开始了。

  最先当然是一些临时屋棚,然后就是各种矿和水泥厂,再然后就是一条条公路快速成型。

  接下来,水渠,池塘,河堤,水库,水坝,发电站,房屋,都在快修建。

  江黎看着各县传回来的情报,发现各种工程进展都很快,然而物资的消耗也同样惊人,虽然不至于支撑不起。

  但这些受灾的地方,几个月之内是不可能产出粮食的,接下来还需要好几个月的援助。

  也就在这个时候,农科院给了他一个惊喜,原来是他们之前研究的那个,高产红薯品种已经稳定。

  而且产量又有了些提升,亩产已经到了一千二百斤左右,随时都可以开始推广。

  得知这消息,江黎简直是差点高兴得跳起来,这不是妥妥的瞌睡来了送枕头吗?

  至于这个红薯品种味道不好这事儿,他直接就自动过滤掉了,这年头有东西吃就不错了,哪儿有资格挑三拣四。

  再说了,等几个月以后,百姓能吃饱了,他在教他们磨红薯粉条,制作一些红薯干什么的,区区不好吃这么个小缺点,轻易就可以解决。

  不过考虑到,只吃红薯确实容易营养不良,就算再吃些红薯尖和红薯叶,也同样如此。

  所以他准备直接把高产南瓜  和蘑菇种植技术也一并推广出去,这样不但能百姓吃饱,还能让他获得一大批功德。


  (https://www.95ebook.com/bi/366880/17237342.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95ebook.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95e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