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老祖宗被二创创疯了 > 第121章 古人的生死轮回观(二)

第121章 古人的生死轮回观(二)


【而道家的生死观则是根植于道这一观念而产生的,以超越死亡的自然主义生死观为基础,认为“死而不亡者寿”,终极追求即为长生】

  <死而不亡者寿?我咋没看明白>

  <我也没明白>

  <长生?肉体上的长生肯定是假的,但想思上的长生确是存在的>

  <有道理>

  ————————————————

  看着屏幕上滚动的弹幕,许多百姓都对长生为何要分为肉体和思想感到困惑不解。然而,当回想起之前的视频内容时,一切便豁然开朗了。

  肉体上的长生意味着人能够永远保持年轻,永不死亡。

  且不说那些为了追求长生不老而吞食丹药最终丧命的帝王们,就足以证明肉体长生的虚幻和不可靠。

  即使有可能实现肉体的长生,那又如何呢?一个人如果只是身体不朽,而心灵却早已枯竭,这样的长生又有何意义?

  相比之下,思想的长生则更加深刻和有价值。

  自秦朝以来,华夏大地一直传承着大一统的思想,这种思想影响深远,历经数代人的传承,至今仍被后世所奉行,这种思想的长生不仅仅是时间上的延续,更是一种精神的传递和发扬光大。

  同样地,各种技艺、文化传统经过数百甚至上千年的传承,依然被后人学习和传承着。这些都是思想长生的生动例证。

  它们见证了人类智慧的积累和传承,使得我们能够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继续前行。

  因此,真正的长生不应仅仅局限于肉体的长存,而是应该包括思想的永恒。只有当我们的思想和智慧得以传承和延续,才能真正实现长生的意义。

  ————————————————

  【到了庄子时期,则对于生死有了更多元化的论述,庄子呢,也成为了对生死问题论述最多的种花家古代哲学家,他认为人们一生下来便踏上了走向死亡的路,生死呢本来为一体,“生死为昼夜”,死亡意味着另一层面上的新生,与佛教中的生死轮回观相似,甚至歌颂死亡。

  他认为,死无君于上,无臣于下,死了那可是比当皇上还要快乐的事情。

  与儒家哀死的观念不同,道家视死如归,逍遥自在,其内在呢,是一种对精神超出生死的向往】

  <嗯,很难评>

  <死亡固然一身轻,但生活还得继续>

  【而民间的阴阳学说呢,对生死也有自己独到的认知,也就是前面的视频里所讲到的阳间阴间的观念,在这里啊就不过多赘述了,但种花家对于生死观最激烈的讨论则是出现在佛教传入种花家后】

  【佛教在传入种花家之初,由于其秉承了生死轮回的观念,与种花家本土的观念啊是产生了激烈的碰撞,对于生死的问题也展开过多次论战,在种花家历史上将这个问题的思考推向了巅峰。

  佛教呢,以生死轮回为出发点,是白象婆罗门教的轮回说的一种发扬与传承,认为人即便是死后也依旧在六道之中,即为三善道,天神道、人间道、修罗道,三恶道,地狱道、恶鬼道、畜生道。

  你死后转世投胎,在下一世要去哪里,是由你生前的因果所决定的。

  你生前表现的好就去善道,生前表现的不好呢,不要去恶道。这里要补充一句啊,由于传统白象佛教的观念,在这里呢,就不详细讲了,主要是佛教传入种花家后与种花家本土的文化,鬼神观念相结合后,出现了“人死神不灭”的理念,也是与白象佛教对于生死轮回的最大区别之处】

  <还是感觉两者结合后的好一些>

  【那以上的四方观念呢在千年的文化传承中,又是怎样形成了种花家民间传统的生死观呢?

  首先就是上一期视频里所说到的,在人死后是要进入到阴间的,先由十殿阎王进行审判,犯了错误该接受惩罚就接受惩罚,而后继续你的阴间生活,与阳间世界相同,在阴间你的阴寿尽了以后啊,又会根据你上辈子活着的时候的作为,决定你下辈子的开端,进入到六道之中的哪一道】

  <阴寿怎么算?>

  <我咋知道,又没嘎过>

  【倘若你在阳间对造福人类做出了巨大贡献,你就可以进入到天神道,成为诸如城隍之类或是更高等级的神,而后再在天神道里慢慢升级。

  但倘若你在成神的时候表现的不太好,所以会重新进入到轮回中修炼。某种程度上来说,在天神道里升级也是轮回的一种表现形式。

  我们无法主动选择放弃轮回,我们要经历着人间疾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阴炽盛,这并非是宣扬苦难,而是要先接受这份苦难,才能与之和解,走上另一种程度上的超脱】

  <与苦难和解?太难了>

  <苦难就是苦难,它不是步入成功的必要条件>

  <没谁想吃苦,但生活处处是苦>

  ————————————————

  看着那一条条充满了颓丧情绪的弹幕,来自各个朝代的老百姓都感到十分困惑和不解。他们想不明白,在后世,人们不仅有书可读,有饭可吃,而且还拥有如此之多令人惊叹的好东西,为何还有这么多人不停地发牢骚、抱怨呢?这些人难道不知道自己生活在一个多么幸福和美好的时代吗?

  在古代,读书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一种奢望,只有少数富裕家庭的子弟才有机会接受教育;而食物更是人们生存的基本需求,很多人经常面临着饥饿和贫困的困扰。相比之下,后世的华夏提供了丰富的知识资源和物质条件,让每个人都有机会学习和成长,享受美食和舒适的生活。

  然而,这些后世人似乎并不满足于此,总是对周围的一切挑剔不满,这实在令古人难以理解。

  ————————————————

  【但无论怎样轮回,无论你变化成何种形态,在六道之中,你就是你,一直都没变。

  死亡并不可怕,只是另一个轮回的重新开局。

  因此,在我们种花家传统的生死观里,我们以民间的阴阳学说作为一切世界发生的场景,以儒家的入世思想作为我们的阳间道德行为准则,以佛教的转世轮回学说为阳间的行为结果验收,最终以道家的态度去理解死亡。

  我们不单纯讨论生的问题,也不孤立的看待死的问题,这是一种向死而生的生死观】


  (https://www.95ebook.com/bi/366402/17237518.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95ebook.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95e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