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天亮了,就不需要灯塔了 > 第294章 发财的秘诀

第294章 发财的秘诀


就当人们期待着麦道员工在波音的管理下“改邪归正”时,“寄人篱下”的麦道人居然反过来向波音表示:我有一些发财的秘诀可以传授给你。

这帮人的脸皮着实厚得令人意外,公司都折腾黄了还搁这传授经验?

然而更令人意外的是,波音居然觉得他们说的有点道理。

那么麦道的这个“秘诀”是什么呢?

作为一家飞机制造商,应该怎么个赚钱法?

无非就是把产品做好,赢得客户口碑,然后大卖特卖,自然就赚到钱了。

而好的客机主要有这么几个标准:舒适、安全、省油、高效。

所以你就往这几个方向攻关,跟对手卷起来就完事了。

但麦道不是这么个逻辑。在他们看来,想赚钱很简单:公司股价涨了就行。

这好像也没错。

公司说到底是股东的,公司赚钱的最终目的就是股东赚钱。而对于股东来说,股价上涨就是最大的利润。

在这套逻辑下,拉股价才是公司运营的终极目的。

当然,看到这里你可能会觉得:“公司股价上涨”跟“把产品造好”并不矛盾啊。

产品好,业绩才能好;业绩好,股价才能上涨嘛。

道理虽然没错,但现实中的股票市场是非常复杂的。

公司产品的表现确实会影响股价,但不是唯一因素,很多时候甚至不是最重要的那个因素。

拉升股票最直接的办法,是砸一大笔钱买入这个股票。

大资金买买买,股价自然涨涨涨。

所以麦道的秘诀很简单:咱公司花钱去买自己的股票,把股价炒起来就成功了。

但这样操作的话不就成冤大头了吗?并不会。

因为市场里面的投资者不仅数量很多,而且有很强的从众心理。所以你只要带个头把股票拉起来,自然就会有很多路人蜂拥而上。

你出三成,股民出七成,最终你这三成不仅能回来,还有的赚。

当然,这个操作也有个前提,那就是公司的基本面要过得去。

毕竟股民也不是傻子。

这么说还是要把产品做好咯?

那不一定。

所谓的基本面,本质上只是一堆纸面数据。

财报好就是基本面好,至于这个财报怎么做,麦道这帮老师傅们有的是经验。

于是在麦道人的倾囊相授下,波音打开了“轻松赚钱”的新世界大门,走上了碾压麦道、收购麦道、学习麦道、成为麦道的“康庄大道”。

还有这种操作?

1999年,波音首席财务官(CFO)霍普金斯为了抬升波音的股价,开始着手改善一项报表上的重要数据:净资产回报率。

该数据体现的是公司能用自有资本创造多少利润,公式是:净利润/平均股东权益。

这个“股东权益”就是公司总资产减去总负债的余额。所以大致上我们可以把这个数据理解为:净利润/净资产。

很显然,这个数据如果低了,说明你投入了大量资本但收益很小;反之则说明你只投入了很少的资本就获得了巨大的收益。

改善这样的关键数据无可厚非,但问题在于霍普金斯改善的方法不是提升产品素质,而是直接砍资产。

怎么个砍法呢?很简单,卖工厂。

工厂卖了,资产就下降了、分母就减少了,数据自然也就好看了。

但没了工厂,零件从哪来呢?

直接找便宜的供应商买就行了,这样报表最漂亮。

随着工厂被出售,工程技术人员的地位和待遇也被大幅削弱,进而又引发了鹰国史上最大规模的白领罢工:2000年波音工程师大罢工。

面对工程师的滔天怒气,波音的解决方案是直接把总部从它的发源地“航空城”西雅图搬走,搬到了远离生产线和工程师的芝加哥,最近又搬到了华盛顿旁边的阿灵顿。

眼不见为净了哈哈!

这一套组合拳下来,波音对产品质量的控制力大幅下降,因为大量零部件生产流程不再控制在自己的手中。

比如说在后来的波音787的制造中,波音公司真正负责的生产环节仅占10%。

不过更重要的是,它釜底抽薪式的摧毁了波音尊重工程技术的企业文化。总部搬家后的高层大佬们一年到头都见不到几次技术人员。

人心,就此散了。

而已经“走进新世界”的波音并没有觉得这有什么不对。

之后几年,波音总共拿出了568亿鹰元用于股票的回购和分红,同期花在研发上的经费仅为141亿鹰元。

即使在公司净亏损6.36亿鹰元的情况下,董事会还是拿出了73亿鹰元来回馈股东。

但作为一家飞机制造商,如此忽视对生产技术的投入,平时怎么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呢?

简单,永远是裁员、外包、削减生产成本这三板斧。

这套玩法受益最大的无疑是公司的大股东和高管。

当然,在他们吃肉的同时,其他的小股民也能跟着喝点汤,总的来说是皆大欢喜,但仅限于在金融市场里。

至于厂房车间里,那就是另一幅光景了。

在金融天才们的操盘下,波音的产品研发出现了严重的停滞。

该公司自研发波音787后,已经近20年没有研发新的机型。

至于销量最大的窄体客机,现在用的仍是上世纪60年代设计的波音737机体,仅仅是进行了一些“拉皮魔改”而已,真正做到了“一机传三代”..

毕竟研发新机体投入大、回报慢,不符合金融操盘手们的喜好。

这样的结果就是他们在面对空客的新产品时,竞争力严重落后。

因为拿不出新机型,所以他们就在旧机型的身上强行装上新发动机,并起了个新名字:波音737MAX系列。

然后还把关键的飞控软件外包给了印度人。注意,这是重点!

降本增效嘛。

结果大家也都看到了,该型飞机服役没多久就咣咣掉了两架,由此拉开了波音堕落的大幕。

如今他们之所以还能占据着民航市场的半壁江山,除了百年积累带来的市场惯性外,还有就是鹰国官方的保驾护航。

你的飞机要在鹰国卖,就要获得鹰国联邦航空局(FAA)颁发的适航证。而负责测试的工程师有不少就是从波音找来的。

所以波音的飞机很容易拿证,竞争对手则往往只能干瞪眼。

而正是因为保护得太好,波音这座“代码屎山”至今都没有自我革命的意思。

在这样的背景下,波音星际客机的表现拉胯也就没什么可奇怪的了,它不过是整个公司现状的缩影罢了。

相较而言,特斯马的SPACEX并非上市公司,至少到目前为止,它仍是一家以技术为导向的公司。

该公司在2002年才成立,既没有低效的官僚系统也没有日积月累的代码屎山,所以它尽管只是一个“行业新人”,但发展起来比波音高效得多。

看到这里,我们很容易得出下面这个结论:

波音走到今天这个地步,主要是因为当年被麦道公司教坏了。

如果他们现在能虚心向SpaceX这样的新人学习,下决心进行自我革命,还是有希望力挽狂澜的。

这个结论看起来非常合理,但很遗憾,它是错的。

尽管我们刚才详细分析了麦道“祸害”波音的黑历史,但波音真正的问题从来就不是“被麦道公司教坏了”。

而是“除了麦道之路外别无选择”。

这确实是条“歪路”,但也是最好的出路。


  (https://www.95ebook.com/bi/364806/17237345.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95ebook.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95e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