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让你叠纸枪,你去警局备案? > 第162章 交给我,别担心

第162章 交给我,别担心


苏明理解大家的担心。

  他所说的这些要求,现在确实是无法实现的。

  以现有的科技水平,起码要再发展个几十年。

  而几十年之后,是否真的可行,也还是未知数。

  想想我们小时候都写过科幻作文。

  写过对未来的畅想。

  很多人写过未来汽车能上天、能入海。

  可是二十年过去了,做到了吗?

  这些还只是小孩子脑中美好的幻想罢了。

  虽说现代科技发展日新月异。

  可是那种设想中的未来,还不知道何时才能到来。

  像巩希荣他们,不仅仅是华夏大学的学生。

  也不仅仅是实验室的研究员。

  他们更是华夏科技发展的领路人。

  所以他们不得不考虑更多。

  他们不得不为现实着想。

  他们的愿望是朴素的。

  想推动科技的发展。

  可是他们也不想做空想家,也不想到头来什么都没做到。

  苏明完全理解。

  可是。

  有时候科学不就是从幻想中发生的吗?

  “各位!我知道大家的顾虑。”

  “但是大家想一想,过去的哪一项发明创造,不是基于想象呢?”

  “我们如果连想都不敢想,又怎么可能做得到呢?”

  “我知道,大家想的是现在还有很多技术局限。”

  “可是大家能否相信我一次?”

  “我既然能做出那个自动书写机器人,能够让这个机器人实现读取大脑数据的功能。”

  “那么我也一定可以制作出我提出的设想中的‘灵犀’!”

  “我希望在这个时候,大家能够一起努力。”

  “交给我,别担心!”

  说完,苏明认真地看着在场的所有人。

  他的目光真挚而郑重,打动了所有人。

  “好!”

  “我们信你!”

  “苏明说得对!我们需要想象!需要有不怕失败的勇气!”

  是啊。

  失败了又怎样?

  无法完成又怎样?

  如果连尝试都不愿意尝试,不是更可怕?

  而且这真的就一定无法实现吗?

  也不一定吧?

  我们先辈们创造的每一项研发,谁是在做之前就知道一定能做到的呢?

  没有人可以这样说。

  没有人敢这样说。

  所以他们在害怕什么?

  苏明看见大家情绪转变过来了,也很是高兴。

  只有大家拧成一股绳,才有可能成功。

  当然,苏明也知道,凭借自己和大家的努力,并不能完全成功。

  但是那有什么关系?

  关键的是,他们愿意去尝试。

  在接下来的半个月里。

  苏明和所有项目成员全身心投入到研发工作中。

  在做自动书写机器人以及“灵犀一号”的时候,苏明已经记住了其中的一些代码。

  虽然所做的东西不一样。

  但是有些东西是通用的,只是需要修改一二。

  苏明现在觉得,他所有的技能中,过目不忘能力最好用。

  因为有了过目不忘的能力,只要是他接触过的知识,他全部都能记住。

  而且也可以理解。

  现在的他,在各个领域都可以算得上是小有所成了。

  其实要想实现这个灵犀模型,最为关键的,就是芯片。

  因为这个模型的设计之初是想将芯片植入大脑。

  但是这样一来危险系数明显更高。

  如果改成佩戴的方式显然更方便。

  但这就要求这个芯片足够小。

  这样才能真正便捷。

  所以,需要用到纳米技术。

  纳米技术能够精确地控制材料的尺寸和结构。

  这样才能实现更高的集成度和性能。

  至于芯片的原材料,则可以使用硅、金属材料和化学材料。

  硅是主要的半导体材料,需要通过提纯和加工,最终制成晶圆。

  在晶圆上需要运用光刻技术制成精确的图案。

  这一步也是制造集成电路的关键步骤。

  这些技术巩希荣他们更加熟悉。

  所以苏明交给他们去做。

  而上面的复杂电路等,都是苏明自己设计完成的。

  而上述步骤,也是“灵犀”的基础。

  完成后,苏明询问了系统。

  得到了正确的答案,他才放下心来。

  “统哥,那剩下的步骤大概需要多少手工值呢?”

  “8000点。”

  系统回答的数字让苏明长舒一口气。

  这说明他想的完全可行。

  但是,这只是个基础。

  后面还有许多步骤就是苏明无能为力的了。

  因为这项技术确实是太复杂了。

  而且涉及到多种学科。

  苏明不敢说自己都掌握了。

  他确实也无法做到。

  “统哥,兑换制作方案。”

  说出这句话后,苏明心里反而轻松了下来。

  这次他没有完全依靠系统,并且也做到了。

  苏明很开心。

  但他不想再走弯路。

  因为之前的每一步,他都和巩希荣他们付出了很多努力。

  完整的方案出现在苏明的脑海中时,他扫了一眼便记住了。

  接下来要突破的是神经接口技术。

  苏明设想中的“灵犀模型”,要实现与大脑的直接通信。

  那么就需要开发一种能够与脑电波相互作用的接口。

  这就涉及到电极设计、信号处理和神经解码技术。

  脑机接口的技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电极。

  在原本的设想中,可以将芯片植入大脑皮层。

  这种方式能够直接接触到神经元,获取到高质量的神经信号。

  可是这也意味着更大的风险性。

  但是如果不植入,能够实现的功能就有限。

  好在,系统给出的解决方案更简便。

  系统提供了一种新的电极材料。

  这种材料即使不植入也可以实现高性能。

  而且这种新材料并非只有系统才有。

  而是通过现有材料进行改造。

  苏明采用了这种方法。

  虽然说巩希荣几人有些不解。

  可是对于苏明的决定,他们还是支持的。

  毕竟因为他,他们才做成了这许多事情。

  至于相关的信号处理,则采用算法和模式识别。

  将记录的电信号转化为计算机可以识别的指令。

  这一步需要通过大量的电信号数据训练模型。

  这样才能使其准确识别出与特定动作、意图或者想法相关的信号模型。

  光是模型训练,苏明和团队成员就花费了一周的时间。

  但这给了团队成员莫大的信心。

  跟着苏明做下去,是有方向的。

  每一步都是有理可循的。

  虽说现在大家还是觉得真正要实现苏明的设想有些困难。

  可是,有方法,有希望。

  或许,真的能实现呢?


  (https://www.95ebook.com/bi/363380/17237477.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95ebook.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95e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