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二章 雪崩了
一个人开了头,其他的人也都跟上了,大家心里只有一个念头,事到如今,如果不能把程元定扳倒,他们就完蛋了。
这两天,电焊工们一直都在纠结于说真话还是说假话的问题。说假话,万一被上级领导识破,自己就要担天大的责任。说真话,等到调查组走了,程元定肯定饶不了他们。在刚才那会,他们还慑于程元定的淫威,不敢说真话。谁曾想,眼前这帮上级领导腹黑得很,三绕两绕就把大家给绕晕了,让他们不得不说出实话以求自保。
捅出了焊丝的真相,他们也就算是把程元定、边广连等人给出卖了。到这个时候,如果不把程元定的劣迹抖出来,让上级领导把程元定撤掉,以后还有他们的好日子过吗?
“我说一件事,厂里分房,有资格的都是程元定的亲信,有些是喜欢对他吹牛拍马的,有些是经常给他送礼的,我们这些普通工人哪怕家里再困难,都轮不上。”
“程元定就是一个土匪,机修车间的张师傅,就是因为跟他顶了一句嘴,就被他打发去看大门了,一个月少了30多块钱的工资。”
“边广连也不是个好东西,他就是程元定的走狗……”
得罪群众的后果是很可怕的,别看你在台上得势的时候大家都不敢说什么,可一旦你有了点事情,那就是墙倒众人推的节奏。平日里对你唯唯诺诺的那些人,心里都给你记着小黑账呢,陈元帅说过啥来着?不是不报,时间未到。
调查一个焊丝的问题,牵出来这么多有关程元定的腐败问题,这可是连冯啸辰都始料未及的。沈荣儒、王根基、祁瑞仓等人都惊得目瞪口呆,不知道画风为什么会变得这么快。沈荣儒是个老夫子,学问做得不错,基层斗争的经验却有些欠缺,在这个时候就有些不知所措了。冯啸辰反应极快,他当即安排道:
“各位师傅,大家先静一静。大家反映的情况,非常重要,但这样乱哄哄地说,不利于我们记录。这样吧,王处长,你去联系一下二机厂的厂办,让他们腾几个房间出来,让师傅们分别休息。老祁、老丁,你们准备一下,咱们分头进行调查,要让每位师傅都有反映情况的机会,务必要把他们反映的情况一件不漏地记录下来。”
冯啸辰最初安排把电焊工们带到二机厂来问话,是想利用一个陌生环境增加他们的焦虑感,从而诱使他们说错话,泄露出实情。现在看来,他倒是无心插柳柳成荫了,如果是在北化机,要这样大张旗鼓地调查程元定的问题,还真是不太方便。
电焊工们被分开安置在几个房间里,还有调查组的人在旁边守着,防备他们互相交流。徐晓娟等人也被紧急召唤过来了,听说康水明他们要举报程元定的问题,大家都压抑不住地欢喜,马上让二机厂协助安排了房间,开始逐个地进行问话。
所有这些事情,都是发生了很短的时间里的,大家被冯啸辰唬住了,出于自保,说出了实情,又牵扯进了程元定。如果给电焊工们更多一点时间,再让他们有一个充分沟通的机会,他们或许就会做出其他的选择。冯啸辰及时地把众人分开,不让他们再有沟通的机会,大家的集体智慧就无法形成了,只能凭着自己的想象去做事。
每个人都在想,自己刚才已经开口了,其他人也都说了一些话,这个时候再隐瞒恐怕也来不及。再说了,即便自己不说,别人难道不会说吗?别人说了,自己不说,岂不显得态度不好,京城来的领导会不会对自己有看法?
这就是所谓的囚徒悖论,大家如果进行串谋,或许会有更好的结果,但因为失去了串谋的机会,所以大家只能明哲保身了。
在二机厂进行的讯问一直持续到了深夜,电焊工们都被安排在二机厂的招待所里住下,不能回家,甚至也不能与家人联系。次日上午,察觉出情况不妙的边广连去向程元定汇报此事,没等他们商量出个所以然,一个新的调查组已经风尘仆仆地从京城赶过来了。这一回,带队的是经委和化工部的两名纪检负责人,一到北化机,便把程元定、边广连二人控制起来了。
雪崩了!
攻守同盟这种事情,需要有一个坚强的核心,而这个核心一旦崩溃了,整个同盟也就不复存在了。在此前,大家都照着程元定、边广连他们的交代,统一口径来应付调查组,现在知道谎言已经被戳穿,程元定他们凶多吉少,还有谁会乐意替他们背锅呢?
事情的真相很快就被查清了,这根本不是一起临时工无意犯错导致的事故,而是在厂长程元定的默许下,故意违背工艺规范要求而造成的人为事故。
程元定从一开始就对分包项目这件事存有怨言。日方提供的工艺文件有很多要求,如果照着这些要求去做,北化机会增加很多麻烦。程元定等人没有想过,其实重装办力促国内企业分包日方的项目,目的就是为了引进国外先进的管理规范以及工艺要求,以便全面提高国内企业的技术和管理水平。
日方这些工艺文件里的要求,看似繁琐,但环环相扣,能够保证产品质量不发生偏离。如果严格执行文件中的要求,即便真的出现保管员发错焊丝的事情,这个错误也会在随后的几个环节被发现并且得到纠正,根本不存在错误焊丝被一线操作人员误用的情况。
程元定做了几十年的企业管理,习惯了“人治”的方式,对于从国外引进的全面质量管理体系有很强的抵触情绪。这次分包秋间会社的设备,面对秋间会社提出的一系列质量保证要求,程元定嗤之以鼻,非但不放在心上,甚至还存着几分故意对着干的心态。
有关分馏塔焊接需要使用75号焊丝的事情,程元定是知道的。这原本是一件小事,并不需要程元定这个级别的领导去关心。但在一次开会的时候,采购处的处长发了一句牢骚,说原来采购了一批43号焊丝,放在库房里还没有用完,现在又要采购75号焊丝,实在是太麻烦了。程元定当即就回了一句,说既然还有43号焊丝,那就用43号焊丝好了,反正这两种焊丝其实差别也不大。
这也就是懂行的领导才会说出这样的话。程元定在北化机工作了30多年,也是从车间主任、生产处长这些岗位做起的,对于电焊真有一些了解。他知道这两种焊丝有些差异,但在一些主要指标上差别并不大。早些年,国内的物质供应紧张,有时候某些特殊型号的焊丝采购不到,而生产任务又比较紧,厂里用相近型号的焊丝进行替代也是常有的事情。程元定正是带着这样的观念,下达了用43号焊丝替代75号的命令。
用一种材料替代另一种材料,在工业生产中并不罕见。工业生产是讲究经济性要求的,比如说,一个零件可以用A钢材,也可以用B钢材。从理论上说,B钢材比A钢材更合适,但采购起来很困难,会导致成本上升一倍,这个时候,用A钢材来替代B钢材,就是许多企业的理性选择,对于用户方来说,也是愿意接受的。
在与国际市场联系比较少的年代里,中国很多工业产品很难找到最合适的材料或者配件,往往会用一些其他材料和配件来替代,与国外产品相比,性能上自然就会逊色几分。随着国际化程度的提高,许多产品的配件可以进行全球采购,厂家自然愿意选择那些更为适合的进口配件,结果就换来一个“某某配件不得不依赖进口”的指责。其实这种指责是没有根据的,某些配件来自于进口不假,但说是“依赖进口”,就言过其实了。如果无法进口,或者国外根本就没有这样东西,那么企业也完全可以使用国内的替代品。
这就如同你喜欢吃进口的车厘子,但要说你“不得不依赖于进口车厘子”,那就是扯淡了,咱们国产的樱桃味道也不错,谁说非得吃进口的不可?
但焊丝的这件事情,与上述所说的不同。75号焊丝并不是什么稀缺材料,秋间会社在工艺文件中要求使用75号焊丝而非43号焊丝,也是有其道理的,那就是75号焊丝的耐酸蚀性能更优。在这种情况下,北化机违背工艺文件要求,用43号焊丝进行替代,就毫无道理了,只能被认定为一起人为造成的质量事故。
这样一起事故,从上到下涉及到的责任人是很多的,技术处、生产处、质检处、容器车间,都有责任。为了洗清自己,大家自然要把责任往厂长那里推,声称自己曾经提出过质疑,是程元定、边广连他们搞一言堂、瞎指挥,这才导致了严重的后果。
与电焊工们的心态一样,涉事的中层干部们为了避免程元定对他们秋后算账,纷纷翻出自己的黑账本,把程元定这些年干过的坏事说了个底儿掉,只盼着上级领导能够严惩程元定,让他永世不得翻身。
(https://www.95ebook.com/bi/356994/362502805.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95ebook.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95e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