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三国之无限召唤 > 第0521章 两路佯攻一路奇袭

第0521章 两路佯攻一路奇袭


  两路佯攻,一路突袭,至少需要三位智勇双全的统帅。

  若要张邈吕布相信两路佯攻为实,不仅需要在新安、高都投入足够的兵力,还需要两路统帅有足够的名气和声望。

  除了河内洛阳战役需要统帅,雁门、太原、上党、蒲坂等地,也需要有合适的人挂帅驻守,以防各方之敌。

  尤其是太原、上党,直接面对冀州。刘芒虽然忍痛同意与冀州进行生铁贸易,但还不足以保证袁绍不插手河内之事,必须时刻防范冀州突然发难。

  并州军中,虽汇聚各个时代的顶级统帅,但用人之处太多。

  北方有匈奴,雁门离不开杨延昭。

  斛律光是不错的统帅,对刘芒也十分忠心。但他刚刚上任护南匈奴校尉,无法抽身。

  太原是并州大本营,因满桂花荣西援上郡西河,太原驻防兵力减少,井陉防御压力徒增。苏定方、李秀成,在冀州军中名声最盛,为保太原安全,只能将二人留在晋阳和井陉。

  河东、弘农方面。蒲坂是防御西凉集团的重点,弘农县是控制弘农郡、确保函谷关攻防战的关键,这两地,分别由徐世绩、邓羌驻防。

  另外,上党还需重点布防,而刘芒手下,可用统帅已经不多了。其中,像王猛、郭侃,虽有统帅能力,但因归附时间短,尚未统领过并州兵马,和属下校尉队率缺乏磨合,现在不适合独自担任大军统帅。

  徐达的能力,已经得到并州将士认可,井陉两仗、上党一战,也为其赢得足够的名声。刘伯温王猛均认为应该调其参与河内洛阳战役。

  但是,徐达目前身担上党驻防重任,若抽调徐达,还需安排合适之人,驻防上党,以御冀州。

  除了上述大将。可以参与到河内洛阳战役的统帅,只剩下傅友德檀道济。

  ……

  驻防上党,任务极重。除东御冀州外,还要给从高都发起进攻的队伍提供给养。必要时。甚至需要给予军力支援,必须有运筹帷幄之人担纲。

  刘芒经过慎重考虑,首先确定了驻防上党、河东的人选。

  刘伯温代替徐达,驻防上党长子。郭侃为副,敬翔负责后勤保障。

  徐世绩继续驻防蒲坂。

  将单雄信王伯当从盐池抽出。驻防河北、风陵渡,以御西凉。

  随后,确定了参与河内洛阳战役三路兵马的统帅及将领。

  王猛,担任本次战役总指挥,同时兼领西路军。傅友德协助王猛指挥西路军,杨延嗣、王彦章、林冲为将,史进、蒋平率一支船队,在黄河上,为西路军担当水路掩护。

  高都的东路军,除了进攻河内野王。还要负责阻击东面敌人援军。东路军统帅,由徐达担任,秦琼、裴元绍、裴元庆、陈玉成为将。

  西北路军,由檀道济为帅,杨再兴、高昂为将,向轵县发起进攻。

  这一部署,基本符合王猛建议的两路佯攻,一路奇袭的战术。但是,众人都没想到,刘芒将奇袭重任。交给了檀道济。

  檀道济能担此重任吗?

  “能!”

  刘芒如此肯定,除了有系统人才介绍做为参考,也参考了檀道济的综合表现。

  自投军以来,檀道济先后参加了上党、河东两场大战役。表现稳定。而他在操训方面的表现,更是得到众人一致认可。

  刘芒将奇袭重任交给檀道济,还有另一层考虑。

  王猛的“两路佯攻,一路奇袭”策略中,只有两路佯攻做得逼真可信,才能吸引敌人更多兵力。从而保证奇袭取得奇效。

  要让敌人相信佯攻部队是并州主力,必须配备在敌人心目中,够分量的统帅。

  徐达已是声名鹊起,王猛在河东战役扬名,且是并州别驾,兼有最早追随刘芒的傅友德为辅。

  给王猛徐达配备精兵强将,从西、北两路发动攻势,敌人至少会认定其中之一为并州主力,一定会投入大部分兵力,防御函谷关和野王。

  而檀道济名声不显,不会引起敌人重视,担任奇袭任务,最为合适。

  刘芒解释了自己的想法,得到众属下认可。

  部署完毕,各部开始积极筹备。

  刘伯温要驻防上党,其在卫将军内相应职责,暂交吴用代理。尤其是情报收集工作,全面转交吴用。

  如此安排,除了为减轻刘伯温身上压力外,也是为了将情报工作系统化。

  朝廷落脚陪都安邑后,情报工作量越来越大。但由于信息传递不便,很多重要信息得不到及时传递。

  刘芒命吴用着手整合并组建更庞大的情报网络,为提高情报传送效率,命张万钟训练提供大批信鸽,供派往远方的情报人员使用。

  ……

  河内战役,尚在积极筹备当中。而曹操进攻徐州的战役,已全面展开。

  兖州军攻克徐州多地后,继续兵分三路,向徐州北部重镇郯县、彭城、开阳发起进攻。

  曹操兴兵,为报父仇,也是为了趁势夺取富庶的徐州。

  进入徐州境后,虽未遭遇顽强抵抗,但是,曹操却感受到徐州百姓的深深敌意。

  兖州和徐州,虽是近邻,但兖州属于黄河流域。徐州属于淮河流域,两地习俗、语言多有不同。

  陶谦治理徐州多年,推行的屯田制深得人心。

  而陶谦和曹操原来分属袁术、袁绍阵营,本就有敌对之意。曹操强夺刘岱的兖州,徐州对此大肆宣传,百姓将曹操视为奸佞残暴之徒。

  此番兖州军发兵徐州,更加深了徐州百姓的敌意,不愿向兖州军提供粮草军需。

  曹操倾尽兵马来攻,必须速战速胜。为了防止周围诸侯插手,曹操才下达了屠城令,采取简单粗暴的手段,获得粮草军需,同时也是为了震慑徐州其余各地民心,以达到不战屈敌之效果。

  兖州军所过之处,幸存者不足半数。

  兖州军一路碾压,直逼徐州腹地。

  而夏侯惇统率的西路大军,在留县屠城后,沿微山湖西侧疾进,所向披靡,杀至彭城之下。

  彭城,曾是徐州治所,城高墙厚。

  不过,在夏侯惇眼里,徐州毫无抵抗之力,高厚的城墙,将被兖州军踏平。

  彭城,就在眼前!

  出人意料,在城中急促的鼓号声里,竟有一支队伍杀将出来,在城下摆开阵势迎敌!

  (本书可在起点中文网、创世中文网、QQ阅读、手机QQ等搜索阅读。)(未完待续。)


  (https://www.95ebook.com/bi/354262/288090616.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95ebook.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95e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