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抢救大明朝 > 第1244章 大顺的消渴症

第1244章 大顺的消渴症


    李继成在天竺可是收获颇丰啊!

  扣除给荷兰印度贸易公司的分成和给参加远征的将士们的犒赏,以及其他一些成本,他的天竺远征还有将近800万两白银的纯利(并不都是银子,也有许多金子)!

  李继成本打算从印度捞点银子给大顺军换装燧发枪的,可是一支燧发枪在广东的报价才八两三钱,800万两足够买到100万支燧发枪!

  不过大明的军火贸易也没松懈到这种地步,一年也就出口三四万支燧发枪、火绳枪而已,百万支那些想都不要想的,而且也不可能有那么大的产量——现在毕竟不是工业化时代。以大明的军工规模,各种枪支的年产量,也不过是15万——18万支,其中可供出口的,不过三四万支。

  而荷兰人可以为大顺搞到的明制燧发枪撑死也就几千支,想要更多的燧发枪,就得从欧洲进口了。

  可是因为法兰西的崛起,这段时间欧洲各国都要买进燧发枪,根本没有多余的产品可以卖给大顺。

  所以从印度抢来的金银根本花不出去......而且也不能都花出去!

  因为李继成他爹李来亨已经派人来要钱、要马、要胡姬了!

  不是李来亨腐败了,而是李过快不行了。

  大顺是八王共治的局面,而且有非常大的外部压力,使得八王一皇这九股力量不敢内讧。

  一内讧,大家都得让朱慈烺抓去砍脑壳,说不定还要凌迟!

  可是不内讧也不等于大家不眼红啊!

  原本大家一起“穷”,哪怕位列八王,也就是几万亩田庄,肉夹馍、水盆羊肉、带把肘子管够,再要大富大贵就没了。

  而且李过这个皇爷和李来亨这个太子爷也富裕不到哪儿去,没有什么金山银山,也没有什么胡姬名马,篡了他们的大位也没太大意思,大家就凑合着过吧!

  可是李继成在印度这么一闹,可就不对了!印度多富啊!李继成不仅在奥里萨抢了一把,还得到了两个苏丹国的上供,那可真是发达的不行啊!

  金银得了800万(折合白银)不说,还有各种杂七杂八的财物多的不计其数......更让人眼红的还有印度的折耳马和能歌善舞的胡姬!

  李继成和跟着他去印度的那些人,个个都发了,如果有点官职的,更是左拥右抱,带着美姬奴仆,骑着折耳骏马,还一堆堆的往四川云南的家里面捎好东西。

  议政八王系统的那些人看见了能不眼红吗?

  凭什么太孙的人那么发,他们都是穷光蛋?

  皇爷李过又在这个时候病倒了,各种各样不满意的声音也就出来了,李来亨也得顾全大局,也得安抚人心,没有别的办法,就只剩下撒钱收买了。

  所以这些日子就不断派人去印度招李继成回昆明,还让李继成多带金银财宝和名马胡姬一起回去......给各家王爷和他们的手下分一点,李来亨才能顺利即位啊!

  而李继成自己也想回去,他得去当太子啊!

  他阿爷李过眼看不行了,他阿达李来亨到时候就是大顺的新皇爷了,而他李继成就该当太子了——太孙升太子的事儿可不能说没一点风险,所以他也不能太笃定了,得多带点好东西回去收买人心......

  从印度得来的好东西从共治十七年春天就开始陆续装船北运,到十七年秋天的时候,差不多已经运送完毕了。而李继成则在奥里萨省呆到了农历八月,安排好了帕拉得普的防备后,才搭乘“迎闯王”号桨帆船前往缅甸的沙廉。

  新任的沙廉节度使安定侯马宝早就为李继成准备好了马队、象队,帮着他把得自印度的财物和姬妾,全都运往了大顺朝的南都昆明。

  共治17年11月,阔别昆明数年的大顺皇太孙李继成,终于抵达了富裕温柔的昆明城。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这座远离陕西前线的昆明城就替代了重庆,成为了大顺朝的第一首都。不仅皇爷李过和太子李来亨常驻于此,连议政八王也大多在昆明养老,只有晋王李定国长期在定军山大营和仇池山大营之间奔波操劳。

  和重庆府相比,昆明这里不仅气候舒适,而且也多了一些市井繁华的气息——重庆府被大顺朝廷改造成了军事要塞,看着挺好,可要长住就太不方便了。

  而且重庆距离前线太近,气氛一直很紧张,让那些戎马大半生的大顺王侯们感到很不舒服。

  而大顺南都昆明筑城较晚,又远离前线,所以构筑的时候更多的考虑到了舒适和方便。

  另外,四川的土地一直比较紧,而李过又比较爱民,所以抠抠巴巴的不让那些王侯将相们在四川多占地。可他也不能完全不满足大家对土地的需求,所以就让他们在云南占了许多土地。

  而大顺的权贵们也乐意在云南圈地——这里距离前线比较远,住着安心啊!

  所以在昆明城外,就有许多大顺权贵的田庄。其中就有属于李继成的庄子......当初他离开这里时,也就是蓝布铁衣,三五十个亲兵,一人背一包行李就走了。

  可是回来的时候,那可真是衣锦还乡了!光是运送财物的象队、马队,就排出去不下10里,那个浩荡,都快赶上天子出行了。

  李继成的岳父是老丞相牛金星,他的庄子就紧挨着女婿李继成的庄子,都在洱海南边。这些日子他也抱病在家养着,得知女婿浩浩荡荡的回朝,连忙就去太孙庄上拜见。

  翁婿二人自是一党,见了面只好后就在李继成宅子里靠着洱海的一栋阁楼上边喝酒边说话。

  “老泰山,好些了吗?”李继成看着老头子昏昏沉沉的模样,就关切的问了一句。

  “不好啊!”牛金星叹了口气,“一年不如一年了......大部分的府兵户都穷,种田人更穷,皇爷身子骨好的时候还能管一管,现在也管不了啦,只能眼瞅着府兵户把种田人吃干抹净!”

  很显然,牛金星误会了女婿的意思,把话题扯到朝政上去了。大顺的朝政当然是好不了的,就那么多土地,要养60万府兵户,还要和明朝长期拉锯,怎么能好?

  “不怕的,”李继成摇摇头,“现在额们有钱了......额这次带回七八百万两银子,够大家松快的了。”

  “唉......”牛金星叹了口气,“当年咱们在北京拷掠出3000万啊!结果怎么样?还不是一溃千里?”

  “那不一样,”李继成摇摇手,“那是拷掠,现在是......是从外国抢钱,钱进来总是好的!朝廷现在已经没有土地可以分给府兵户了,而且府兵户军役太重,也有点扛不住,就得用银子了。”

  牛金星摇摇头,“银子怎么到下面的府兵户手里?下面的王侯将相不要分了?不过是800万两,一家一万也就是800家......光是皇爷和皇太子的儿子就多少了?还有八位王爷的子弟......”

  “哪儿能这么分?”李继成笑道,“得给前线打仗的人多分一些......至于贵家子,再跟我一起南下,明年再出兵天竺去就是了,一年抢他个几百万两,还怕不够钱使?”

  “一年几百万?”牛金星想了想,“真要有那么多,倒是够使了,就怕抢不着......”

  “抢得着!”李继成笑了起来,“有荷兰人帮着额们,没问题的!”

  


  (https://www.95ebook.com/bi/352992/503897487.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95ebook.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95e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