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三四一章 岁月留声机
莱娜点了点头道:“我奶奶认为,在所有的艺术品收藏门类中,只有留声机既养眼又养耳。
留声机作为艺术收藏品,它和其他艺术收藏品的最大不同之处在于留声机不仅具有视觉欣赏,更有听觉震撼,这是书画、瓷器、家具等不具备的双重艺术感受。
那些留声机发烧友,不仅仅是在怀旧,更是在寻找那个时代的感觉,追求那种不能用现代播放设备来代替的那种过去了的新意,追求温馨的回忆,满足怀旧的情怀,也是人之常情。”
其实莱娜的奶奶跟她一样,从小就对音乐很感兴趣,小时候甚至还学过几年的小提琴。
很多年前,她奶奶刚到洛杉矶,偶然在一个古典家具展览会上淘到了第一台留声机。
回到家里爱不释手,于是一发不可收,接二连三地收集古董留声机,达到了如痴如醉的程度。
这些年间她几乎每年都在美国各处旅行,她可以不浏览风景名胜,却不能不去古董店里淘留声机。
莱娜奶奶的朋友或是商业伙伴都知道他对留声机的痴情,遇到有精品留声机拍卖的信息都会第一时间告诉他,甚至不远万里帮他带回这些宝贝。
大概二十年前,莱娜的奶奶在欧洲住过一段时间。
这期间,他除了工作之外,其余时间都在欧洲各地寻找留声机,也就是在文学创作的同时,成就了她的留声机收藏。
据说有一次,莱娜的奶奶听说一位英国的老太太要处理家里的一些老物件,她就主动上门,发现老太太家里有一台他十分钟爱的留声机。
她问老太太要多少钱才能卖,老太太只是看了看她说,一分钱不要就可以拿走,但前提是必须把家里其他的家具都处理掉。
这让莱娜的奶奶犯了难,因为处理废品在英国是一件非常麻烦的事。
在英国,你把旧物件卖给回收市场,你不仅得不到钱,还要支付一定的费用。
这个跟美国一样,所以莱娜的奶奶知道这有多么麻烦。
可是为了得到这个老式留声机,她雇了几个人,花一天的时间帮老太太处理旧物件。
最后算了一下,人工费和支付的旧物件费一共花了几千美元。
但能得到这件留声机,她却依然感到非常高兴。
当然,除了留声机收藏之外,莱娜的奶奶也同时在收藏别的东西,这也是为什么她的收藏品那么丰富,那么多的缘故了。
张天元以前为了给自己买一件喜欢的留声机,所以看过不少有关留声机的资料。
所以对于留声机,他是很有研究的。
仔细看过这车上放着的几款留声机,张天元不由感叹起来,这莱娜奶奶的收藏还真是可以啊,几乎每一件都是精品。
其中有一件是产于1881年的爱迪生蜡筒留声机,这是留声机发明人爱迪生的最早产品,称之为留声机的鼻祖,距今已经有130年的历史。
想想爱迪生发明世界上第一台留声机,然后沧海桑田、世事变迁,100多年过去了。
留声机,已经退出了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则是cd、dvd、mp3、mp4甚至水果机这些现代机器成为音乐发烧友们的主流装备。
但是当人们蓦然回首时。
却发现隐约在灯火阑珊处,留声机依旧散发历久弥新的魅力,所以这玩意现在在古董市场上就成了很多爱好旧物藏家们的心头好。
最近几年关于留声机的收藏,在国内和国际上都是呈现出逐步升温的趋势,所以关于留声机的收藏的道道,也是越来越多。
首先从年代上来讲,当然是越早越有价值。
因为收藏都秉承物以稀为贵的原则,不过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以前。或者那个时代的那种大喇叭式留声机保养起来难度很大,所以能够完整保存到今天的数量就非常的稀少,这也导致一旦有那个年代的留声机面世。
尤其是保存品相完好的那种,只要有出现,那立刻就会被藏家们买走。
第二就是看品牌,知名度越高越好。
因为那些有知名度的厂商制作出来的留声机,一般具有音质较好、音量较大、样式时髦、工艺先进、做工精细等特点,收藏价值也就特别高。
就比如美国维克多公司生产的维克多牌留声机。
当时维克多公司是全球最大的留声机制造商,从1901年注册商标起到1929年底被rca收购止。
在这29年之中,设计和制造了280多种型号留声机。
产量达上千万台。
可谓是盛况空前,无人敢比。
在这期间他对留声机的设计和制造在整个行业里影响极大,在他们那个圈里,绝对可以说是当之无愧的领头羊,所以别看他们生产的留声机数量很多,但是只要是他们公司三四十年代或者之前的产品,现在绝对是收藏家们最喜欢的藏品。
其他比较受人追捧的品牌还有美国的哥伦比亚,还有德国的日耳曼等。
这两个就是留声机收藏的最重要的要素,当然如果要是还能和名人扯上一点关系的话,沾上那么一点文化传承的因素的话,那就更具有收藏价值了。
可以说,爱迪生真得是开创了一个时代啊,他制造的留声机鼻祖,那能不要吗?
其实严格来讲的话,留声机发明的准确时间还要追溯到1877年,只是那个时候的留声机还不能严格说是留声机罢了。
1877年的一天,爱迪生在美国新泽西州建起了科技研究所。这个研究所聚集了一大批各个专业的行家,从而结束了爱迪生在实验室里单枪匹马地搞发明的时代。
爱迪生在这个研究所里的第一项发明是研制了炭精送话器。
电话是贝尔在1875年发明的。
然而,贝尔的电话有个致命的弱点:灵敏度差,通话的双方都必须大喊大叫,相当费劲。
因此,贝尔的电话有没有前途,不少人持怀疑态度。
在这种情况下,爱迪生组织专家进行反复研究,结果发现用炭精代替硫酸和炭杆,效果要好得多。
于是就发明了炭精送话器。
一天,爱迪生在调试炭精送话器时,因为右边耳朵听力不好,就用一根钢针代替右耳,来检验传话膜片的震动。
当他用钢针触动膜片时,随着讲话声调的高低,送话器发出了有规律的颤音。
(https://www.95ebook.com/bi/351930/11566371.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95ebook.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95e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