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全职农夫 > 第三百七十九章 热火朝天的腾云村

第三百七十九章 热火朝天的腾云村


  韩晟是一个古董商贩,不过,和那些整天在古玩市场悠转的人不同,他把目光放在乡下地区,相信人间有遗宝,因为,他早已尝过甜头,而且不止一次。

  干脆,他就买了一辆面包车,改装过后,整天往乡下地方跑,成为下乡收货、淘宅子的一员。靠着不错的眼光,这些年也是混的风生水起,更是食髓知味、欲罢不能。

  前些天,他把存货清空,再次开着他那破破烂烂、满是泥巴灰尘的面包车出发。一来是懒得清理,二来,开太好的车,别人就容易狮子开大口,更容易有警惕之心。

  开着一辆好车在乡下到处逛,说没目地谁信?

  最近,他一直在这地区的县城下面游荡,这里可是他的宝地,不知道是不是地理因素,他在这里都收了两根阴沉木,这里的人,根本就不知道阴沉木的价值,以前挖出来,可能都当柴烧了。

  要知道,这种木材,经过演变之后,已经和普通的木材大大不同,价值很高,甚至还能成为古董收藏的一个种类。

  据他所知,现在也挺热门的,市场上价值不低,貌似还有人在热炒,至于是什么人,就不知道了,他还没这么神通广大。

  管他是谁炒的,自己跟风能发财就行了!

  阴沉木,也叫乌木。它们是远古时候,原始森林中的大片名贵木材,受地震、山洪等重大自然灾害侵袭,成为被深埋于地底的枯木残根。

  这些木材的共同特点为耐潮、耐虫、耐腐并具香味,油性重。其种类繁多,主要有柏木、杉木、楠木、椆木、野荔枝木、苦梓、绿楠、铁力等。

  更令人称道的是,历经千万年的时光,它们不变形、分量重、密度高、不会被虫蛀,有的古沉木可与紫檀木媲美,自古以来就被视为名贵木材,稀有之物,是尊贵及地位的象征。

  世人也将阴沉木视为避邪、纳福、镇宅的宝物,我国民间素有“纵有珠宝一箱,不如乌木一方”和“黄金万两送地府,换来乌木祭天灵”的民谚。

  韩晟今天到这里来,就是要取回一副阴沉木棺木。

  在乡下地方,以前习惯土葬,山上乃至靠近人住的地方,都能见到一些山坟,有一些山坟捡了尸骨移葬他处,在原地,就剩下一副棺材曝露在地上。

  有些好的棺材,那红漆日晒雨淋,依然经久不褪,看着就挺掺人的,走路都要绕道。

  不过,对韩晟来说,就没这方面的忌讳,哪样古董,不是死人用过的?不是有名的死人用过,还不值钱呢!

  相反,尝到了甜头,他现在看到一些特别的木头,就觉得特别有内涵,上次下乡的时候,路过一个土坡,他就发现了那幅阴沉木做的棺木,差点把他激动坏了。

  只是当时已经装满车了,就没带上,反正这东西仍在这里也没人敢动,还不都是他的?

  这次再来,就是为了取回这副棺材。

  看这山坟,是做的比较讲究一点,但是也看不出什么特别之处,不知道以前葬的是谁?居然用阴沉木来做一副棺木,真是大手笔!还是,那些人根本就一无所知?

  据说袁世凯,曾经就费尽心思找阴沉木,为自己打造一副棺木,可惜,如今一样变成口诛笔伐的逆贼,在史书上遗臭万年,纵使有过什么功绩,也早被人忽视抹杀。

  既然下来了,就不打算空手而归,听说这腾云村最近种药材发财了,不少人家在拆老屋重建,去看看能不能捡些漏。

  这副棺材,只能回头再拿了,戴着一副棺材到处逛去收货,不被人当神经病一样赶走才怪!

  腾云村热闹起来,现在对陌生人的到来,也见怪不怪了。韩晟开着他的破车兜了一会,就看到果然有人在选择黄道吉日拆老屋,一群人干得热火朝天的。

  老刘也是村里响应种植药材的人之一,前段时间,还特地开了几亩荒地,全部种上药材,可惜起步晚了一点,到现在还没有收成,只能干瞪着眼。

  谁知,喜从天上来,王老板和隔壁村张凡搞的什么扶贫计划,消除泥砖屋,起初他也不在意,听听就算。

  村里过得困难的不少,还有好多家都是泥砖屋呢,真要全部拆了建楼房,得花多少钱?想想都心疼!

  没想到,一转眼,他就成了扶贫的名额之一,都不知道哪点被人看上了。不过,这种事情不用怀疑,张凡和王老板不可能会坑他!

  没过几天,王老板就过来拜访,让他选个日子动工,其他建材人手,他都会搞定,不用担心。

  老刘没什么好担心的,况且中奖的也不止他一家,村里还有不少家呢,都开始动手了,他也紧跟潮流,选了个好日子,把家里人都动员起来,挽起袖子就开干。

  首先把家里有用没用的东西都搬空出来,还要在这原址上重建楼房的,垃圾也不能留下。

  其实,在很多人看来,那都是一些垃圾,破破烂烂。一些烂铜烂铁之类的,都扔到一块,等待收垃圾的进来,一起处理掉。

  楼房都要修建了,那些太过陈旧的东西,老刘一家是准备丢掉的。比如那些桌桌凳凳,有些都瘸了一条腿的。难道还要留着,以后搬进新楼房?不是让人笑话吗?

  在他们农村,打造一套家具,也不用花很多钱。

  自己家有山场,挑几棵成才的树木,砍下来晾干。到时候只要请木匠过来,给点加工费就行。

  “阿妈,那东西就扔了吧!老太公留下的,也该扔了。”老刘无奈道。

  他老母亲岁数有点大,老人都有一个特点,能用的东西都不舍得扔。

  老妇人瞪了一眼:“这好好的,怎么就不能用?想当年……”

  得!“想当年”都出来,老刘不敢再说了。

  要说搞建设,他们一窍不通,搞起破坏来,还是很容易的,乒乒乓乓一座住了几十年的老屋,就被推到了。

  可能是人天生就有一股破坏欲,几个小孩子,玩性大发,尽管满头大汗,还很有兴趣地一起喊着“一二三”,和还没倒下的土墙较着劲,用力将它们一一推倒。


  (https://www.95ebook.com/bi/332644/425113995.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95ebook.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95ebook.com